當前位置:首頁 > 百科知識 > 儀器儀表 > 正文

賽多利斯 又名:Sartorius

賽多利斯公司1870年,由Florenz Sartorius創(chuàng)建,并在機械電子、生物技術和環(huán)境技術領域居于世界領導地位。于1995年底在中國成立了子公司——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BSISL)。

  介紹

  1870年,F(xiàn)lorenz Sartorius創(chuàng)建了賽多利斯公司,總部位于德國哥廷根市,最早生產、銷售短臂分析天平。今天,賽多利斯公司已在機械電子、生物技術和環(huán)境技術領域居于世界領導地位。

  經歷

  1870年 哥廷根大學“機械師”Florenz Sartorius建立了“F. Sartorius”精密機械工場,利用化學家 Friedrich Wohler 發(fā)明的工業(yè)制鋁制造出世界第一臺短臂分析天平。

  1922年 采用諾貝爾獎獲得者 Richard Zsigmondy 教授的發(fā)明,賽多利斯開始了微孔膜的工業(yè)化生產。

  1948年 接受諾貝爾獎獲得者 Otto Hahn 的建議,賽多利斯開始生產液壓滑動軸承。

  1955年 第一臺標準環(huán)境中稱量的微量天平。

  1969年 賽多利斯在 Strohmeier 教授設計的基礎上,開發(fā)出第一套切向流超濾系統(tǒng)裝置。

  1971年 生產出 0.01μg 精度的天平,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至今仍保持著該最高精度的世界紀錄。

  1972年 賽多利斯開發(fā)出第一臺數字顯示、穩(wěn)定控制和數字輸出的分析天平。

  1976年 賽多利斯第一個生產出世界上可加壓加熱、進行完整性測試的膜濾芯。

  1990年 第一個應用先進的MC1微處理器技術的實驗室電子天平系列。

  1990年 公司公開發(fā)行股票。

  1996年 世界第一臺超微量天平,具有 21,000,000 digits 分辨率,0.1μg debuts 精確度的稱量量程。

  1998年 在中國建立世界最大的啤酒無菌過濾系統(tǒng)。

  發(fā)明世界最小的精密天平,尺寸只有信用卡大小。

  1999年,收購收購DENVER,GWT,BOEKELS, BBI等,走向集團化

  2004年 與BIPM合作研制原器比較儀(CC1007)

  2011年,集團重組為生物科技、實驗室、工業(yè)稱重三大部門。

  賽多利斯簡介

  世界天平之父——德國賽多利斯集團創(chuàng)建于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過程技術和實驗室儀器的供應商,是稱量技術的市場領導者。提供稱量技術產品、電化學分析儀器,并可為用戶的實驗和生產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賽多利斯在110多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生產基地遍布美洲、東歐、亞洲等地。

  130多年以來,賽多利斯公司一直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稱量技術,始終走在稱量技術發(fā)展的前沿。發(fā)明了:第一臺鋁制短臂分析天平(1870);第一臺精度達一億分之一克的超微量天平,于1971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高精度的紀錄,并一直保持至今;應用40MHz高速微處理技術的電子天平(1990);超級單體傳感器,在德國、美國和瑞士等國家都取得了專利(1998)。

  目前,賽多利斯的產品遍布世界各地,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從居里夫人實驗室到美國宇航局,從中國國家計量院的基準天平到北京大學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天平......無一不凝結著賽多利斯對高科技發(fā)展的貢獻。

  貢獻

  為了向廣大中國用戶提供賽多利斯的高質量產品,賽多利斯集團于1995年底在中國成立了子公司——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BSISL)。成立至今,BSISL一直致力于向中國用戶提供世界一流的產品和服務。2001年11月,在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和科學時報社舉辦的調查活動中,賽多利斯的電子天平、酸度計等生命科學系列儀器被用戶推選為“十大知名生命科學儀器品牌”。2002年,BSISL成功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2月,BSISL又被北京的官方質量認證機構授予“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的榮譽證書。

  隨著中國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BSISL已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市場對賽多利斯產品的需求,因此,賽多利斯集團又于2006年在中國成立了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SSIL),并先后在上海、成都、濟南設立了分公司,在廣州、西安、沈陽、武漢設立了辦事處。2007年9月13日,賽多利斯集團投資一億元在北京建設的新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新工廠主要用于生產平臺秤、檢重秤和汽車衡等工業(yè)設備及實驗室產品,將極大增強賽多利斯集團工業(yè)產品本地化的生產能力。同時,更致力于為中國稱重行業(yè)提供更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同期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產品,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和用戶。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