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百科知識 > 顯示 > 正文

藍光 又名:藍光盤,BD

目錄
  • 藍光
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盤(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

簡介

        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盤(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并因此而得名。而傳統(tǒng)DVD需要光頭發(fā)出紅色激光(波長為650nm)來讀取或寫入數據,通常來說波長越短的激光,能夠在單位面積上記錄或讀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藍光極大地提高了光盤的存儲容量,對于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fā)展的機會。

藍光技術

        目前為止,藍光是最先進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術的巨大進步,使你能夠在一張單碟上存儲25GB的文檔文件。這是現有(單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藍光允許1到2倍或者說每秒 4.5~9MB 的記錄速度。

  藍光光碟擁有一個異常堅固的層面,可以保護光碟里面重要的記錄層。飛利浦的藍光光盤采用高級真空連結技術,形成了厚度統(tǒng)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層。飛利浦藍光光碟可以經受住頻繁的使用、指紋、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證藍光產品的存儲質量數據安全。

  在技術上,藍光刻錄機系統(tǒng)可以兼容此前出現的各種光盤產品。藍光產品的巨大容量為高清電影、游戲和大容量數據存儲帶來了可能和方便。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高清娛樂的發(fā)展。目前,藍光技術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戲公司、電影公司、消費電子和家用電腦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電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華納、索尼、米高梅、 獅門的支持。

  當前流行的DVD技術采用波長為650nm 的紅色激光和數字光圈為0.6的聚焦鏡頭,盤片厚度為 0.6mm。而藍光技術采用波長為405nm 的藍紫色激光,通過廣角鏡頭上比率為0.85的數字光圈,成功地將聚焦的光點尺寸縮得極小程度。此外,藍光的盤片結構中采用了0.1mm 厚的光學透明保護層,以減少盤片在轉動過程中由于傾斜而造成的讀寫失常,這使得盤片數據的讀取更加容易,并為極大地提高存儲密度提供了可能。

  藍光盤片的軌道間距減小至0.32μm,僅僅是當前紅光DVD盤片的一半,而其記錄單元——凹槽(或化學物質相變單元)的最小直徑是0.14μm,也遠比紅光DVD盤片的0.4μm 凹槽小得多。藍光單面單層盤片的存儲容量被定義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當前紅光DVD單面單層盤片容量(4.7GB)的近6倍,這足以存儲超過2小時播放時間的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內容,或超過13小時播放時間的標準電視節(jié)目(VHS制式圖像質量,3.8MB/s)。這僅僅是單面單層實現的容量,就像傳統(tǒng)的紅光DVD盤片一樣,藍光同樣還可以做成單面雙層、雙面雙層。例如 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經展示了容量約為50GB的雙層藍光盤片,并力爭在2002年年底將這一規(guī)格補寫進藍光的技術標準當中。

  被提議的藍光格式具有36MB/s的數據傳輸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為流媒體的壓縮方式,以與全球的數字廣播標準保持兼容。然而,藍光格式本身與現存的紅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發(fā)起者還在積極倡議藍光系統(tǒng)應該在某些方面與傳統(tǒng)的 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順利地得以普及;這一倡議能否實現,有望在2003年見分曉。

  藍光的發(fā)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結束可擦寫DVD標準之爭的局面之外,其更強大的市場推動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數字電視(HDTV)業(yè)務在全球范圍內的陸續(xù)啟動(例如美國將在2003年先開通HDTV的陸基有線網,中國也確立了幾年內HDTV逐漸全面取代傳統(tǒng)電視網的計劃)。實際上,用藍色激光波段取代紅色激光的存儲技術,并非由DVD論壇的主要成員所研發(fā),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亞)和 Toyoda Gosai這兩家公司獲得專利。據IDG的相關報道,這兩家公司為了爭奪藍光存儲技術上的專利問題,持續(xù)了長達6年之久的爭議和訴訟,延緩了該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不過,2002年8月中旬,這一爭執(zhí)最終達成和解,兩家廠商采取和談與合作的方式開始向其他廠商提供技術授權,從而掃清了藍光技術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大障礙,使早已蓄謀研發(fā)藍光存儲系統(tǒng)的各廠商笑顏綻開。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