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計量校準含義:
校準---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校準結果既可賦予被測量以示值,又可確定示值的修正值,校準還可確定其他計量特性,如影響量的作用,校準結果可出具“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
校準的基本要求校準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1)環(huán)境條件:校準如在實驗室進行,則環(huán)境條件應滿足實驗室要求的溫度、濕度等規(guī)定。校準如在現場進行,則環(huán)境條件以能滿足儀表現場使用的條件為準。
2)儀器:作為校準用的標準儀器其誤差限應是被校表誤差限的1/3~1/10。
3)人 員:校準不同于檢定,進行校準的人員應經有效的考核,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只有持證人員方可出具校準證書和校準報告,也只有這種證書和報告才是被承認的。
比如壓力表校準可以找地方計量所或者第三方校準單位,如各省市計量院或者當地的第三方校準機構等.... ,前提都必須得經過當地的計量建標和國家實驗室認可委頒發(fā)的CNAS證書。
計量檢定
檢定和校準的相同點為:都是屬于量值溯源的一種有效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目的都是實現量值的溯源性。二者的區(qū)別為:
1. 檢定是對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進行全面的評定;而校準主要是確定其量值。
2. 檢定要對計量器具做出合格與否的結論;而校準并不判斷計量器具的合格與否。
3. 檢定應發(fā)檢定證書、加蓋檢定印記或不合格通知書;而校準是發(fā)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并且體現示值誤差。
4. 檢定依據檢定規(guī)程;而校準依據校準規(guī)范/檢定規(guī)程。
分類
無線電
擁有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多功能校準儀、測量接收機、通信傳輸分析儀、失真度測量儀、功率因素校準裝置等國內領先水平的標準設備,測量范圍覆蓋了從直流到微波頻段、從模擬到數字領域,可開展集總參數、功率、衰減、脈沖波形參數、場強、失真、調制、抖晃、相位等模擬信號特性以及數字傳輸特征參數的校準。
服務范圍——
高頻電壓、高頻功率、接收機、衰減:高頻探頭、濾波器、測量接收機、衰減器、功率放大器、大功率計
模擬信號發(fā)生器、集中參數阻抗:掃頻儀、LF/RF信號發(fā)生器、低頻信號源、高頻信號源、 音頻分析儀、標準信號發(fā)生器、微波信號源、電平振蕩器、掃頻信號發(fā)生器、揚聲器Fo測試儀、噪聲信號源、信納表
PCB參數、射頻網絡參數:頻譜分析儀、阻抗分析儀、調制度、失真度、電磁兼容EMI接收機
綜合測試儀、矢量信號分析儀、數字信號發(fā)生器
電話分析儀:電話分析檢測設備
傳輸分析儀、數字通信網絡分析儀、基站測試儀:綜合測試儀、手機基站測試儀、邏輯分析儀、視頻參數、調制度:視頻參數、電視信號發(fā)生器、AM/FM調制度儀、電視場強儀
網絡分析儀、射頻參數、脈沖參數(示波器)抖晃、Q表:各類示波器、示波器校準儀、脈沖參數/示波器、示波器校準儀、抖晃、CD抖晃、頻譜分析儀、綜合分析儀、掃頻儀、濾波器
電磁
配備了標準電感、標準電容、高頻標準電感、標準電阻器、耐電壓測試校驗儀、多功能校準儀、數字多用表等標準設備,直流電壓的不確定度達百萬分之八,標準電容的不確定度達百萬分之十,可開展電壓、電流、電阻、電容(電感)、磁感應強度、磁通和磁矩等參數的校準。
服務范圍——
模擬/數字多用表、多功能校準器:電壓表、毫伏表、高頻毫伏表、噪聲電壓表、模擬/數字多用表、重疊電流源、直流電位差計、交直流比率、互感器、分流器
標準電容、標準電感、標準電阻:阻抗分析儀、匝比相位測量儀、變壓器測試儀、LCR表、電容標準、電感標準、電阻標準、電阻
電阻與電橋:高低阻表
高壓源、高壓表、絕緣耐壓測試儀、靜電參數
功率表、交流電量、電源、電子負載
時間頻率
配備了銣鐘,GPS接收機等時間頻率計量標準,時間頻率準確度達到10 ,可直接溯源至美國NIST.頻率范圍從直流到46GHz,可對時間頻率類儀器進行校準。
服務范圍——
頻率標準、高穩(wěn)晶振、頻率合成器:頻率標準儀、頻率合成器、頻率交換器、石英頻率標準
頻率計、計數器、秒表:頻率計、通用計數器、數字電子毫秒儀、微波頻率計、時間間隔測量儀、機械秒表、電子秒表等各類計時器
調制域分析儀
頻穩(wěn)對比器
石英分析儀、時鐘分析儀
長度
配備了激光干涉儀、精密測長儀、萬能工具顯微鏡、精密萬能測長儀、指示表檢定儀、步矩規(guī)等,測量范圍從0到10米,分辨率最高可達0.01μm??砷_展光學儀器、精密量儀及設備、通用標準器、量規(guī)量具、線紋類器具、角度、表面粗糙度、平面直線度等項目的校準。
服務范圍——
端度:量塊、量塊附件、步距規(guī)
萬能量具:高度規(guī)、測高儀、百分(千分)表、數顯指示表、卡規(guī)、百分表卡規(guī)、帶表卡規(guī)、游標(數顯)卡尺、深度游標(數顯)卡尺、高度游標(數顯)卡尺、帶表卡尺、游標測齒卡尺、測厚規(guī)、外徑(內徑)千分尺、公法線千分尺、螺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內測(內徑)千分尺、三爪內徑千分尺、帶表千分尺、組合角度尺、奇數溝千分尺……
平面度、直線度量具、角度量具、線紋類:標準平晶、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平臺平板、刀口尺、刀口直角尺、三棱尺、四棱尺、平尺、方箱、研磨平尺、角度塊、角度規(guī)、組合角度規(guī)、角度尺、角度表、量角器、正弦規(guī)、直角尺、測角儀、多面棱體、、刮板細度計、V形架,鋼直尺,鋼卷尺……
極限量規(guī)、螺紋類:三針、環(huán)規(guī)、塞規(guī)……
光學儀器:平面等厚干涉儀、濾光片、光學象限儀、投影儀、萬能工具顯微鏡、放大鏡
量測儀器、坐標測量儀器:直角尺檢定儀、多齒分度臺、分度頭、準直儀、水平儀檢定器、水平儀零位檢定器、測高儀(二次元) 、比較儀、扭簧比較儀、坐標測量機、投影儀……
工程測量:水平尺、水平儀、水準器、、工程質量檢測儀
測微量具:電感比較儀、斜塊式測微儀檢定器、測微表、、杠桿齒輪測微計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樣塊、刻線樣板、粗糙度(輪廓)儀
力學
配備了壓力校準裝置、精密天平等精密儀器及標準件,砝碼測量到E1級,扭力,壓力,可開展質量、衡器、測力、壓力、扭矩、硬度、振動、密度、容量等項目的校準。
服務范圍——
砝碼、質量測量儀器:標準砝碼、專用砝碼
數字指示秤、模擬指示秤、非自行指示秤等衡器:電子天平、機械天平、架盤天平、扭力天平、液體比重天平、電子秤、電于皮帶秤、定量包裝秤、定量自動衡器、臺秤
拉力試驗機、推拉力計、扭矩等力值測量儀器:推拉力計、數字式壓力計、萬能材料試驗機
壓力表和真空表:精密壓力表、數字壓力表、壓力(差壓、絕對壓)變送器、液體壓力計、U型壓力計、氧氣乙炔表、各種級別的壓力表
布、洛、維及橡膠等各類硬度計:硬度計等各種金屬硬度計、邵氏硬度計、定負荷橡膠國際硬度計、微型橡膠國際硬度計等各種非金屬硬度計、韋氏硬度計、巴氏硬度計
轉速測量儀器:機械式轉速表、數字式轉速表、轉速檢定裝置
振動儀器:機械振動臺、數字振動臺、振動測試儀、測振儀
密度計、比重計、波美計
玻璃量具:滴定管、量筒、量杯、分度吸管
安規(guī)類專用設備:彈簧沖擊鍾、搖擺試驗機、壽命試驗機、球壓裝置、試驗箱、擺鍾沖擊試驗機
熱工
配備了精密溫度采集系統(tǒng)、輻射溫度計校準裝置、標準濕度檢定箱、恒溫恒濕箱、標準恒溫槽等熱工計量校準設備,可開展溫度一次儀表、溫度二次儀表、溫度傳感器、輻射溫度計、濕度控制設備、溫度控制設備、環(huán)境試驗設備等項目的校準。
服務范圍——
數字溫度指示調節(jié)儀等溫度二次儀表:數字溫度計、高精密數字溫度計、溫度堆棧模塊、溫度巡檢儀、溫度記錄儀、溫度數據采集器、爐溫跟蹤儀、溫度變送器、溫度校驗器、半導體溫控儀、電子自動平衡電橋、配熱電阻(熱電偶)動圈儀表、數字溫度表、數字溫控表、烙鐵溫度計、動圈式比例積分微分儀表、測溫儀表檢定儀、溫度校驗儀、自動測溫儀、溫度巡檢儀、溫度變送器、自動平衡記錄儀
高低溫箱、恒溫箱、各類焗爐、烘箱等環(huán)境試驗設備:
濕度表:機械式溫濕度表、數字溫濕度表、數字溫濕度計、干濕表、電容式數字露點儀、溫濕度控制器、溫濕度變送器、溫濕度記錄儀、濕度傳感器
水銀溫度計等膨脹式溫度計: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標準汞基溫度計、精密玻璃液體溫度計、普通玻璃液體溫度計、石油產品用玻璃液體溫度計、高精密玻璃液體溫度計、高精密石油產品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工作用貝克曼溫度計、電接點玻璃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標準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廉金屬熱電偶
各類熱電偶、熱電阻式溫度計:工業(yè)鉑熱電阻溫度計、工業(yè)銅熱電阻溫度計、指針式半導體點溫計、自校式鉑電阻測溫儀
輻射溫度計:紅外測溫儀
特殊溫度環(huán)境測量:耐黃變試驗機、氙氣老化箱、臭氧老化實驗箱、紫外線耐候試驗機
理化
配備了旋轉粘度計、旋光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檢測設備及標準物質??砷_展色譜、光譜、波長、透射比、電導、酸度、粘度、旋光度、濃度等項目的校準。
服務范圍——
酸堿度:酸度計、離子計、電位滴定儀
光譜或分析儀:可見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電導率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熒光光譜儀、發(fā)射光譜儀
粘度:粘度計
旋光儀、糖量(含量)計
光學/聲學
服務范圍——
光功率計、光萬用表、光源、光衰減器、光時域反射計(OTDR)、光損耗測試儀、光頻譜分析儀、色差計、白度計、照度計、電聲計、噪聲計、聲級計。
發(fā)展趨勢
第一,計量測試將為我國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經濟學家認為,21世紀的競爭主要是智力和腦力的競爭,以資源、勞動力等因素的競爭將退居第二位。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在經歷了工業(yè)經濟之后,已率先邁入知識經濟和知識社會的時代。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和體制轉軌的關鍵時刻,我國經濟要想騰飛,也必須清楚地看到知識經濟的重要作用。而計量測試對知識經濟會起到什么作用?科協(xié)主席周光召指出:"測試儀器是科技發(fā)展的先導"。任何科技的發(fā)展都離不開測試。測試是知識經濟和科技創(chuàng)新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21世紀的計量測試也必將在推進我國的科技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和知識經濟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21世紀的中國計量測試還將在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國務院討論通過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把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21世紀的發(fā)展戰(zhàn)略??沙掷m(xù)發(fā)展戰(zhàn)略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國也已將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國際標準 ISO14000等同轉化為我國的國家標準。該標準提出了建立環(huán)境體系的五大要素,在五大要素當中就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是"測量和評價"。足以看出測量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重要地位。該標準要求對環(huán)境狀況、環(huán)境利用、能源消耗、廢品處理等方面進行定期的內部測量和監(jiān)控,要求對測量結果加以分析和利用,并要求以測量數據作為監(jiān)視和改進環(huán)境的依據。
第三,21世紀,計量測試還將在工業(yè)測量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朱镕基總理曾經說過:"計量測試工作是整個工業(yè)企業(yè)素質和管理現代化最基本的條件。憑數據指揮生產,監(jiān)控工藝,檢驗成品,質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證。這兩年,我國許多企業(yè)計量工作的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仍有很大差距,加強計量工作,發(fā)展計量測試技術,乃為當務之急"。朱镕镕基總理的這些指示對指導21 世紀中國計量測試技術的發(fā)展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兩年國際上提出了"測量過程控制"的思想。"測量過程控制"也稱為"測量保證"。"測量過程控制"是將測量看成完整的過程。在一個測量過程中,雖然測量設備在校準周期之內,測量人員也是經過考核培訓的,但是,是否就能保證測量數據一直處于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沒有一個監(jiān)視的方法,誰也不能知道,誰也無法保證每一個測量數據都在允許范圍內?,F在,國際上已經承認了美國提出的"測量過程控制"的方法,它可以通過核查標準等方法,對每一個測量結果進行經常性的監(jiān)視和控制。它特別適用于關鍵的和復雜的測量系統(tǒng),如為了安全和經濟的目的進行的測量。因此,在21世紀,"測量過程控制"的方法將會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測量不確定度"的估算也將會在我國得到廣泛采用,這些都是測量方法和誤差理論等方面的重大發(fā)展。并將在21世紀得到更加廣泛地采用和發(fā)展。
另外,在工業(yè)測試過程中,將測量與控制形成一體化是實現工業(yè)自動化的最有效手段。這在方面,計量測試技術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并將在21世紀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在產品質量檢驗方面,電磁兼容測試系統(tǒng)的廣泛使用對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至關重要。21世紀的電磁兼容性測試將會得到很大地發(fā)展;它將覆蓋幾乎所有的產品測試。
四,在測量設備開發(fā)上,計算機的高度發(fā)展將給21世紀測量設備的發(fā)展帶來重大變化。
利用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自動將每臺測量設備的誤差隨時加以修正,以提高測量設備的準確度。另外,各種用途的測量設備都可以采用計算機加數據包的形式組合而成。針對不同的被測對象,通過收集大量數據,建立起數學模型。這種新型的測量設備適用于各種用途的測量,并將大大提高準確度。
第四,由于社會對測量設備鑒定的各種需要,政府檢測局如蘇州市計量測試研究所、景德鎮(zhèn)市計量測試研究所、蕪湖市計量測試研究所等各個計量研究所參于其中,讓生產過程各參數的監(jiān)測隨時加以反饋控制,從而大大提高產品質量,減少人為誤差,提高企業(yè)效益,它是今后工業(yè)測試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量值傳遞和溯源方面,新世紀也將有突破性的發(fā)展。
世界上還是以測量設備的檢定和校準為主要的量傳和溯源方式。但是它確實有較大的弊病。測量設備準確了,不等于測量數據就準確了。另外,測量設備的送檢影響了設備的使用,并由于運輸等原因,很難證明送檢合格的設備在使用中仍處于合格狀態(tài)。因此,世界各國廣泛提倡測試和校準實驗室建立測量數據的比對,提倡不用送檢儀器通過測量數據的量值溯源新方法,即 MAP法,雖然這些方法還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21世紀在量值傳遞和溯源方式上的改革將會得到更大地發(fā)展和突破。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