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jīng)上說這個佛是本初佛,也就是佛之前最原始的佛,又說大日如來是第一祖,他是第二祖,又叫他金剛手,總之,這個佛是最混亂的。《仁王經(jīng)》中又說他是普賢菩薩,手里拿著金剛杵??晌覀兤綍r所見內(nèi)地顯宗寺廟的普賢菩薩是個騎象的...[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佛經(jīng)上說這個佛是本初佛,也就是佛之前最原始的佛,又說大日如來是第一祖,他是第二祖,又叫他金剛手,總之,這個佛是最混亂的。《仁王經(jīng)》中又說他是普賢菩薩,手里拿著金剛杵??晌覀兤綍r所見內(nèi)地顯宗寺廟的普賢菩薩是個騎象的...[繼續(xù)閱讀]
這尊佛也叫本初佛,和上面那尊佛也不能說沒關系,不過他是噶舉派崇奉的本初佛,藏語稱為“恰那多杰”,“恰”的意思是“手”,“多杰”的意思是“金剛”,也就是持金剛的意思,或者叫金剛手。密宗認為,這尊佛是釋迦佛講說密法時所...[繼續(xù)閱讀]
在藏傳佛教尤其是蒙古地區(qū)的一些寺廟中,還有一尊也叫“金剛手”的護法神,和上述的持金剛形象不太一樣,他是站立形的,頭發(fā)像憤怒的獅子頭,上有倒豎起來的鬃毛,張著大嘴,表情兇惡,右手高舉著金剛杵,左手托著鈴,脖子上掛著一串...[繼續(xù)閱讀]
前面已經(jīng)把金剛薩埵說成是普賢化身,可這里又出來了一尊法身普賢,他名字的意思是佛法普及一切地方謂之“普”,妙善謂之“賢”,也就是說這個菩薩具有為大眾所望的賢德,又叫普賢王佛。作為圖像看還是較好識別的。按《金剛頂經(jīng)...[繼續(xù)閱讀]
菩薩本來是釋迦牟尼沒有成佛前的稱呼,以后人們將凡是修法覺悟了的人都統(tǒng)稱為菩薩,意思是“覺有情”。在天國里又有許多低于釋迦一級的神祗,也稱為菩薩。他們都各有分工,做著既利自己又利眾生的工作,最有名的如觀世音菩薩、...[繼續(xù)閱讀]
觀世音菩薩我們在內(nèi)地寺廟里是常見的,北朝的石窟里就有他的形象了,到了唐代,因為那個“世”字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相同,犯了忌諱,所以就把那個“世”字取掉了,一般就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觀音到底是男還是女,這也是個...[繼續(xù)閱讀]
藏語稱為堅熱西。例如拉薩大昭寺藏的那幅雙身觀音像,他一頭、二臂、三眼,左手拿一朵蓮花。明妃身體為橘紅色,左手摟著他的脖子,右手高舉著嘎巴拉鼓(骷髏鼓),這種西藏密宗的雙身觀世音,漢族地區(qū)寺廟見不到。雙身觀世音...[繼續(xù)閱讀]
常見的四臂觀音有兩種,分為寂靜相和忿怒相的。寂靜相的表情平靜,造型優(yōu)美。他一頭四臂,主臂兩手做合掌印,另外兩手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蓮花,結(jié)跏趺坐在蓮花座上,身色是白的。四臂觀音忿怒相的觀音藏語叫“奇木格”,意思是“法...[繼續(xù)閱讀]
這是表現(xiàn)觀音菩薩騎在一只白獅子身上的形象。觀音也是菩薩裝束,頭戴花蔓冠,藍色的垂發(fā)披在肩上,上身袒露,衣帶飄揚;腿的姿勢非常舒展自如,不是那種盤腿正襟危坐,而是一腿屈盤,一腿蹺起,像是休息的姿勢,這種坐姿稱為“舒坐”...[繼續(xù)閱讀]
佛經(jīng)上說觀音有六種,即馬頭觀音、千手觀音、圣觀音、十一面觀音、準提觀音、如意輪觀音,合稱六觀音。十一面觀音的十一種面相,分為五層,第一層的臉有三面,主尊是面容和藹的慈悲相,白色;右邊臉是藍色,左邊臉紅色。第二層也有...[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