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 列表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共有 154 個詞條內容

一、子宮內膜癌的分型

    1983年,Bokhman提出了子宮內膜癌發(fā)生的二元學說,根據(jù)組織病理特征、激素受體表達,以及分級情況,將子宮內膜癌分為兩型:Ⅰ型和Ⅱ型。Ⅰ型子宮內膜癌的組織類型主要為子宮內膜樣腺癌,低級別,激素受體陽性,發(fā)病常與過高雌激素暴露...[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二、子宮內膜樣腺癌分子機制

    子宮內膜樣腺癌的主要分子特征為高頻率的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重要通路相關基因的體細胞系突變,包括PI3K通路、MAPK通路、CTNNB1(β-catenin)、ARID1A(BAF250a)等。(一)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是指基因組中短核苷...[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三、漿液性腺癌及透明細胞癌的分子機制

    漿液性子宮內膜癌和子宮內膜樣腺癌不同,其染色體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非整倍體,遺傳學特征包括p53高頻突變及突變蛋白積累、cyclinE和ERBB2過表達、p16失調、PPP2R1A突變、PI3K通路異常。(一)TP53(p53)TP53是漿液性EC中最易發(fā)生變異的基因,有...[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四、家族遺傳性子宮內膜癌發(fā)生機制

    子宮內膜癌以散發(fā)性為主,但仍有2%~5%的子宮內膜癌為家族遺傳性。家族遺傳性EC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錯配修復基因的生殖系突變(MLH1、MSH2、MSH6、PMS2)、EPCAM的生殖系缺失、家族性Lynch綜合征、PTEN生殖系突變相關的Cowden綜合征。(一...[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參考文獻

    [1]AnastasJN,MoonRT.WNTsignallingpathwaysastherapeutictargetsincancer[J].NatRevCancer,2013,13(1):11-26.[2]CancerGenomeAtlasResearch,KandothC,SchultzN,etal.Integratedgenomiccharacterizationofendometrialcarcinoma[J].Nature,2013,497(7447):67-73.[3]DedesKJ,We...[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一、宮頸細胞學

    對于子宮異常出血的婦女,宮頸細胞學可以用來排除宮頸病變。如果宮頸細胞學涂片中發(fā)現(xiàn)異型的子宮內膜細胞,可能提示子宮內膜惡性病變。一項囊括128例絕經(jīng)后出血的婦女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細胞學取樣對子宮內膜癌的陽性預測值僅...[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二、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

    使用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endometrialcytologictest,ECT)來評估子宮內膜病變已有50余年的歷史,其取樣手段經(jīng)歷了一系列革新,從宮腔吸引涂片、宮腔灌洗法到后來的子宮內膜刷。相對宮頸擴張與刮宮術(dialtionandcurettage,D&C),子宮內膜細胞學...[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三、子宮內膜活檢

    在20世紀70年代,因負壓吸引內膜采集裝置的出現(xiàn),子宮內膜活檢術開始應用于臨床。與傳統(tǒng)的D&C相比,子宮內膜活檢術同樣可獲得組織病理學評價,但無需麻醉、操作簡便,門診即可完成。在2000年發(fā)表的一項薈萃分析評估了子宮內膜活...[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四、診斷性刮宮

    診斷性刮宮通過刮取宮腔內容物進行病理學檢查,若同時懷疑宮頸受累可以行分段診刮,必要時先行頸管擴張術(D&C)。以往診斷性刮宮是子宮內膜癌診斷首選的方法,但它是一種非直視下的盲操作,所以容易漏診體積較小或位于宮角部...[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

五、宮腔鏡檢查

    相對于診斷性刮宮的盲目性,在宮腔鏡直視下行子宮內膜活檢術可以發(fā)現(xiàn)較小或早期病變,提高了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的敏感性。對于子宮內膜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活檢診斷的靈敏度達86.4%,特異性達99.2%。但對于宮腔鏡檢查是否會造成...[繼續(xù)閱讀]

子宮內膜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