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chuàng)、燒傷免疫研究的早期,人們注意到某些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細胞,其細胞功能增強,甚至數(shù)量相對增多,于是推測損傷可活化抑制性免疫細胞,從而提出抑制性細胞的功能增強是導致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表現(xiàn)即是CD8+淋...[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創(chuàng)、燒傷免疫研究的早期,人們注意到某些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細胞,其細胞功能增強,甚至數(shù)量相對增多,于是推測損傷可活化抑制性免疫細胞,從而提出抑制性細胞的功能增強是導致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表現(xiàn)即是CD8+淋...[繼續(xù)閱讀]
應激是機體創(chuàng)傷后最本質也是最基礎的反應,機體隨后的變化都與之有關。目前對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網絡的認識僅限于現(xiàn)象上的描述和理論上的推測。從細胞生物學基礎看,免疫細胞表面具有多種內分泌激素和神經肽類的受體,如β...[繼續(xù)閱讀]
傳統(tǒng)觀念認為,膿毒癥是一種失控的、持久的炎癥反應,是由感染因素誘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炎癥反應失控可導致患者死亡?;谶@種認識,人們應用大量抗炎措施治療膿毒癥,包括促炎型細胞因子...[繼續(xù)閱讀]
新治療策略的出現(xiàn)是以對炎癥生物學機制的深入認識為基礎的,這包括了對胞外刺激細胞內信號通路的反應、炎癥的分子反應機制以及對器官衰竭機制的新認識,特別是對凋亡在其中作用的認識。除了炎性細胞因子釋放增加和微循環(huán)的...[繼續(xù)閱讀]
免疫調理治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人們認識到,膿毒癥的發(fā)展及MODS的形成并非是細菌感染直接作用的結果,而是機體異常的炎癥反應所致。由于免疫調理治療直接針對這種異常的免疫炎癥反應,比支持治療更貼近病因...[繼續(xù)閱讀]
[1]姚詠明.重視對膿毒癥免疫狀態(tài)的監(jiān)測與評估[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7,16:795-796.[2]姚詠明,盛志勇,柴家科.燒傷膿毒癥發(fā)病機制與防治對策[J].中華燒傷雜志,2008,25:337-339.[3]姚詠明.創(chuàng)傷感染并發(fā)癥免疫功能障礙及其診治的若干問題[J...[繼續(xù)閱讀]
中國新九分法是目前我國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按解剖部位將人體以“九”為單位估計燒傷面積,即頭頸一個“九”,雙上肢兩個“九”,軀干三個“九”,雙下肢(包括臀部)五個“九”再加一。為便于記憶,按自上而下,由遠而近的順序...[繼續(xù)閱讀]
不論年齡大小或性別差異,如將手掌五指并攏,單掌面積約為體表面積的1%。這種計算方法,對于計算小面積燒傷很方便。如果傷員手的大小與檢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檢查者的手來估計(參見圖4-2)。圖4-2手掌法簡圖...[繼續(xù)閱讀]
1.Ⅰ度燒傷病變最輕,一般為表皮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的損傷。有時雖可傷及棘狀層,但生發(fā)層健在,故再生能力活躍。常于短期內(3~5天)脫屑痊愈,不遺留瘢痕。有時有色素沉著,但絕大多數(shù)可于短期內恢復至正常膚色。2.Ⅱ度燒傷...[繼續(xù)閱讀]
1.Ⅰ度燒傷又稱為紅斑性燒傷,局部干燥、疼痛、微腫而紅,無水皰。3~5天后,局部由紅轉淡褐色,表皮皺縮、脫落,露出紅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2.Ⅱ度燒傷(1)淺Ⅱ度燒傷。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內含淡黃色(有時為淡紅...[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