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后期主要首領。又作總愚,別號“小閻王”,安徽毫州(今亳縣)人。張樂行之侄。早年隨叔入捻軍。1855年(咸豐五年)參加雉河集會盟,為黃旗青年將領。他作戰(zhàn)驍勇,所部紀律嚴明。1860年率3萬人出戰(zhàn)蘇北敵后,一舉攻占清江浦(今淮陰...[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捻軍后期主要首領。又作總愚,別號“小閻王”,安徽毫州(今亳縣)人。張樂行之侄。早年隨叔入捻軍。1855年(咸豐五年)參加雉河集會盟,為黃旗青年將領。他作戰(zhàn)驍勇,所部紀律嚴明。1860年率3萬人出戰(zhàn)蘇北敵后,一舉攻占清江浦(今淮陰...[繼續(xù)閱讀]
貴州省苗民起義領袖。貴州臺拱廳(今臺江)人,苗族,曾為雇工,1855年與高禾、包大度等。在臺拱螞蟻寨發(fā)動起義,被推為元帥。率軍連克黔東南大部分城鎮(zhèn)。1858年隊伍發(fā)展到數10萬人,對苗、漢地主,一概予以打擊。將土地分給農民發(fā)展...[繼續(xù)閱讀]
云南彝族起義領導者之一。漢族,四川峨眉山人。12歲為地主仆人。1853年與李學東投入太平軍石達開部下,為帳前文書。1854年,李學東受傷,王泰階為其調藥,不能隨石達開前行。后到云南彝族山區(qū),以行醫(yī)看病等為掩護,宣傳發(fā)動群眾,曾...[繼續(xù)閱讀]
云南回民起義領袖。字云煥,號百香,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回族。據傳出身于一“趕牲口為業(yè)”的中小商人家庭,為人聰穎,擅長文墨,科舉入庠,得中秀才,很受鄉(xiāng)人尊重。1845(道光二十五年)永昌漢族地主團練“香把會”勾結官府殘殺回民...[繼續(xù)閱讀]
云南彝族起義領袖。又名正學,彝族,云南哀牢山區(qū)彌渡縣瓦盧村人,出身貧苦農民,幼時家欠“莊主”租谷,被賣身為奴,1855年大旱,地主仍強迫交租。其父被迫外出打獵,為野獸所害,母服毒自殺未遂。李在太平天國戰(zhàn)士王泰階鼓動下,發(fā)誓...[繼續(xù)閱讀]
陜西回民起義領袖。又稱任五、任冬五,陜西伊斯蘭教阿訇。曾于1857年(咸豐七年)參與云南回民起義。后返陜西,藏匿于渭南倉渡鎮(zhèn)清真寺,秘密組織群眾,制軍械旗幟,伺機待變。1862年(同治元年),太平軍將領陳得才、賴文光率部遠征西...[繼續(xù)閱讀]
清末大臣。字地山,完顏氏。滿州鑲黃旗人。舉人出身。1860年曾協助奕䜣與英法代表談判和簽訂《北京條約》。1861年初,任三口通商大臣,署直隸總督。先后與英、法重修租界條約,與葡、日、意、荷等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繼續(xù)閱讀]
清末洋務派首領。字孝達,號香濤。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同治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職。為清流派骨干之一。1884年中法戰(zhàn)爭時,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起用老將馮子材,在廣西邊境擊敗法軍。1889年調任湖...[繼續(xù)閱讀]
近代民族資本家。字芷馨,廣東南海人。生于世代“以農桑為主”家庭,早年曾涉獵諸子、星象、輿地之學。父死后因家境貧寒,靠教蒙館為生。1854年(咸豐四年)去安南做工,嗣改經商。10余年間,從事紗綢、雜貨、押當等業(yè),漸成華僑富商...[繼續(xù)閱讀]
近代民族資本家。又名黃宗憲,浙江湖州(今吳興)人。原為上海昌記絲行店員,后成為該行店東。1881年創(chuàng)辦公和永絲廠(又名昌記繅絲廠)。是繼廣州繼昌隆繅絲廠后,上海出現的最早民族資本創(chuàng)辦的機器繅絲廠。地址在老閘橋北蘇州河畔...[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