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問語氣是表示說話人對一件事情無疑而問、明知故問的語氣。反問和詢問不同,它并不等待對方回答,而只是用問句的方式來表示否定或肯定:反問句中沒有否定的字眼,這句話的用意就是否定;反問句中有否定的字眼,這句話的用意就...[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反問語氣是表示說話人對一件事情無疑而問、明知故問的語氣。反問和詢問不同,它并不等待對方回答,而只是用問句的方式來表示否定或肯定:反問句中沒有否定的字眼,這句話的用意就是否定;反問句中有否定的字眼,這句話的用意就...[繼續(xù)閱讀]
測度語氣是說話人對一件事情表示將信將疑的語氣。這種語氣介乎直陳和疑問之間,它不要求對方予以證實。古代漢語常用的表示測度的語氣詞有“乎”、“與”、“邪”,常用的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有“其”、“殆”、“無乃”、“...[繼續(xù)閱讀]
感嘆語氣表示說話人的各種感情,古代漢語常用的表示感嘆的語氣詞有“哉”、“夫”等字。例如: (一)管仲之器小哉!(《論語·八佾》)——“器”,器量?!?二)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史記·司馬相...[繼續(xù)閱讀]
祈使語氣是說話人表示勸請、命令或禁止的語氣,以支配行動為目的。古代漢語常用的表示祈使的語氣詞有“也”、“矣”、“乎”、“來”等字,常用的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有“愿”、“請”、“惟”(唯)、“其”等字。例如: (一...[繼續(xù)閱讀]
在古代漢語里常常有兩三個語氣詞連用的情況,連用的語氣詞都分別擔負了表達語氣的任務,不過語氣的重點一般是落在最后一個語氣詞上。下面是兩個語氣詞連用的例子: (一)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萬章下》)——“友”,結交。...[繼續(xù)閱讀]
1.子謂子貢①曰:“女與回也孰愈②?”對曰:“賜也何敢望③回?回也聞一以知十④,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⑤,吾與女⑥弗如也?!?《論語·公冶長》)【解題】顏回在學習上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而受到了孔子和子貢的稱...[繼續(xù)閱讀]
2.哀公①問弟子孰②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③,不遷怒,不貳過④,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⑤,未⑥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解題】這一章寫的是孔子對顏回的才德的估價,和對他短命的惋惜。顏回的“好學,不遷怒...[繼續(xù)閱讀]
3.齊宣王①問曰:“人皆謂②我毀明堂,毀諸③,已乎?”孟子對曰:“夫明堂者④,王者⑤之堂也。王欲行王政⑥,則勿毀之矣?!薄?《孟子·梁惠王下》)【解題】孟子認為“明堂”是“行王政者”之堂,他勸齊宣王不要毀掉明堂,就是勸...[繼續(xù)閱讀]
4.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①,環(huán)②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③,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④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繼續(xù)閱讀]
5.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①,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②?!痹?“臣弒③其君可乎?”曰:“賊④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⑤,謂之一夫⑥。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解題】這一章反映...[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