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京兆府萬年縣西南30里的原地,在細(xì)柳原北。相傳西周初年,時人把從這里通向終南山的道路稱“畢”,原以此得名。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等皆葬此原上。...[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唐京兆府萬年縣西南30里的原地,在細(xì)柳原北。相傳西周初年,時人把從這里通向終南山的道路稱“畢”,原以此得名。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等皆葬此原上。...[繼續(xù)閱讀]
位于唐長安城南約30里處,是樊川和御宿川之間的高地。相傳古代這里曾生長過六斤重的谷穗,故以“神禾”為名。該原南接南五臺,北至碌碡堰,為潏水界斷。...[繼續(xù)閱讀]
亦名棲鳳原。唐京兆府萬年縣韋曲附近的高地。東接少陵原,西到勛陰坡。唐中宗時,宰相韋嗣立曾在此原建立山莊,邀中宗和韋后臨幸。嗣立被封為“逍遙公”,又改“鳳棲原”為“清虛原”。...[繼續(xù)閱讀]
亦名畢原、咸陽原。位于唐京兆府咸陽縣北,是渭水與涇水的分水嶺。南北數(shù)十里,東西百余里。原上有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號稱“五陵”,每陵置一縣守陵,并把全國各地富豪遷住縣內(nèi)。后...[繼續(xù)閱讀]
唐長安城北、渭水以南高地。相傳秦時有黑龍從南山北行,頭入渭水,尾達(dá)樊川,其龍首處因成土山,故取名龍首原。唐代的大明宮和禁苑皆建于原上。...[繼續(xù)閱讀]
關(guān)中大川名。其地理位置有以下幾說:一是認(rèn)為該川位于長安城西40里。由于土地肥沃,盛產(chǎn)御物,故名;二是認(rèn)為在長安城南。由于漢武帝曾在川中修筑離宮別館,禁人游觀,長宿其中,故名。唐人顏師古則認(rèn)為該川在樊川之西。唐代宗廣...[繼續(xù)閱讀]
唐長安城南樊川上的水池。相傳秦朝曾葬皇子于池北,故名皇子陂。周回七里,水上可以泛舟。隋初改名永安陂。該陂因地近長安,唐時多有達(dá)官貴人來此游覽。唐末詩人羅隱曾作《皇陂》詩云:“皇陂瀲滟深復(fù)深,陂西下馬聊登臨。垂楊...[繼續(xù)閱讀]
長安坡名。位于唐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里,下臨浐水。本名浐阪,隋文帝惡其名音與反同,故改阪為坡;又因自坡可望漢長樂宮,故名長樂坡。此坡由于是東去送別必經(jīng)之地,故白居易《長樂坡送人賦得愁》詩云:“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繼續(xù)閱讀]
唐京兆府咸陽縣東30里的水池。漢初曾賜給周勃田宅于此,該池因以為名。唐高祖李淵曾多次巡幸該池。...[繼續(xù)閱讀]
唐京兆府咸陽縣東25里的水池。相傳秦始皇引渭水為池,池中筑有蓬萊山,又刻石為鯨魚,長200丈。池東建有蘭池宮,唐時猶存。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李世民率兵西御突厥,唐高祖李淵餞行于蘭池宮。...[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