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泰山封禪有許多記載,說明黃帝東到泰山是事實。但黃帝到后土祠設壇祭后土圣母,記載少見。我們到后土祠去考察,先是在大殿看到一塊石碑,上寫著“軒轅掃地之處”六個大字。傳說皇帝十分敬仰后土圣母,他在經(jīng)歷了與炎帝和蚩...[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黃帝泰山封禪有許多記載,說明黃帝東到泰山是事實。但黃帝到后土祠設壇祭后土圣母,記載少見。我們到后土祠去考察,先是在大殿看到一塊石碑,上寫著“軒轅掃地之處”六個大字。傳說皇帝十分敬仰后土圣母,他在經(jīng)歷了與炎帝和蚩...[繼續(xù)閱讀]
據(jù)《列子·黃帝篇》記載:“(黃帝)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繼續(xù)閱讀]
1.先說黃帝在何處鑄鼎。在中國古代,鼎是權力的象征,只有具有功德的人才有資格鑄鼎,也就是說,在黃帝時代,只有黃帝有資格鑄鼎。鑄鼎就是立國、治世。傳說黃帝鑄了天、地、人3個大鼎,祭天、祭地、祭祖先。按說鑄的鼎應放置在...[繼續(xù)閱讀]
洛河與黃帝關系相當密切,史籍多處都記載了黃帝在洛河上的足跡,黃帝經(jīng)常出沒在河(黃河)洛(洛河)之間。又有“河出圖、洛出書”之說,《河圖》在黃河出現(xiàn),《洛書》出自洛河。洛河既然如此重要,首先得弄清楚洛河的情況。陜西洛...[繼續(xù)閱讀]
[1]于右任《黃帝功德紀》第2頁[2]《炎帝傳》書第124頁[3]《史記全本新注》(二)第840頁[4]《史記全本新注》(二)第820頁[5]《炎黃匯典》史籍卷52—53頁[6]彭曦《初識華胥國》一文[7]《炎黃匯典》史籍卷80—90頁[8]《炎黃匯典》史籍卷第...[繼續(xù)閱讀]
蒼頡像1.《洛書》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先看一下史籍的記載:《緯書集成.尚書中候編》:“帝軒提象,配永循機,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龍圖出,洛龜書威(成),赤文像字,以授軒轅”。“黃帝巡洛,龜書赤文成字,象軒”。“黃帝東巡至洛,龜書成...[繼續(xù)閱讀]
倉頡造字這是從黃帝時代流傳下來的說法,文字是不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他是怎樣創(chuàng)造的?倉頡造字與《洛書》又有什么關系?我依據(jù)一些史料,作了番考證。《春秋元命序》:“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生有睿德。生而能書...[繼續(xù)閱讀]
中國歷史到了黃帝時期,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由許多氏族小國,聯(lián)盟成大國,可以說原始公社達到了高峰,特別是中國的文化,已呈現(xiàn)出繁榮的景象,其主要標志是:有了哲學思想,人們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中國漢字已...[繼續(xù)閱讀]
[1]《黃帝文化志》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166至167頁。[2]《伏羲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劉瀟瑛論文[3]于右任《黃帝功德記》第32頁[4]《黃帝功德紀》37—40頁...[繼續(xù)閱讀]
文字的產(chǎn)生,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指漢字)是怎么起源的?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三皇本紀》、《說文序》、《周易.系辭下》、《尚書序》等古書一致認為伏羲氏是中國文字的首創(chuàng)者,所以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