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觀”說歷來是《文心雕龍》研究的重點。有人說“六觀”是鑒賞的標準:郭紹虞在1934年《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最早提出,郭晉稀把“六觀”當作“衡文尺標”,日本學者興膳宏認為“‘六觀’,就是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六個評價基...[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六觀”說歷來是《文心雕龍》研究的重點。有人說“六觀”是鑒賞的標準:郭紹虞在1934年《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最早提出,郭晉稀把“六觀”當作“衡文尺標”,日本學者興膳宏認為“‘六觀’,就是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六個評價基...[繼續(xù)閱讀]
黃維樑認為“六觀”說是全面析評文學作品的一個體系,其實用價值不分古今,不限中外,而且都可以運用到現(xiàn)代實際批評中。一方面他指出,中國當代批評家在作實際評論時所注意的項目,離不開“六觀”說的范疇,雖然他們大概并沒有...[繼續(xù)閱讀]
南朝宋以來,門閥世族制度不斷瓦解,古詩中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這種制度衰落的寫照。進入齊梁時代后,地方庶族地主(以及一些由商人轉化而來的地主)迅速掌握了政權。出于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這些身居高位...[繼續(xù)閱讀]
羅根澤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指出:“(劉勰)制作《文心雕龍》的動機,實是不滿意于當時的創(chuàng)作與批評?!盵1]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從當時的文壇來看,宋、齊至梁初的文藝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隋書·經籍志四》云:宋、...[繼續(xù)閱讀]
在《序志》篇里,劉勰描繪了兩個美麗而詩意的夢:予生七齡,乃夢彩云若錦,則攀而采之。齒在逾立,則嘗夜夢執(zhí)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難見也,乃小子之垂夢歟![1]對于第一個夢,已經有很多人做了研究...[繼續(xù)閱讀]
在《序志》篇中,劉勰在談到自己研究方法時云: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群言為難。雖復輕采毛發(fā),深極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遠,辭所不載,亦不可勝數(shù)也。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舊談者,非雷同也,勢自不可異也;有異乎前論者,非茍異也...[繼續(xù)閱讀]
《序志》篇在論述《文心雕龍》的框架體系時云:“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數(shù),其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边@表明劉勰在撰寫本書時,每篇題目的確定、篇目的先后順序等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這些工作都嚴格遵照“大易之數(shù)”的規(guī)...[繼續(xù)閱讀]